每年6月14日是無償獻血“世界獻血日”,
而今年的世界主題是-----“獻血是一種團結(jié)行為,加入我們,獻血拯救生命”。日既
之所以設定這個節(jié)日,積極主要是為何為了鼓勵更多的人無償獻血,宣傳和促進全球血液安全規(guī)劃的不干實施。
要知道,脆改償輸注血液和血液制品每年可以挽救數(shù)百萬生命。無償獻血
大量的世界懷孕和分娩有關的出血婦女、因瘧疾和營養(yǎng)不良而嚴重貧血的獻血兒童、血液和骨髓疾病、日既遺傳性血紅蛋白紊亂和免疫缺陷疾病患者;以及創(chuàng)傷、積極緊急情況、為何災難和事故受害者......
這些患者都需要在緊急關頭,不干繼續(xù)合適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
目前,我國現(xiàn)在自愿為造血干細胞捐血者人數(shù)已達90000人。
明明獻血那么重要,為何卻提倡“無償獻血”?
血液既可以挽救大量的生命,但同時也會可能輸入不健康的血液傳播很多疾病,一些傳染性疾病往往會因血液進行傳播,比如艾滋病、乙肝、瘧疾、梅毒等。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有超過4000萬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5%-10%都是因輸入不安全的血液而導致的。
因此,可靠與安全的血源對公共健康至為重要。
為何要非得無償呢?
最主要原因是,血液制品作為一種特殊的醫(yī)療制品,當獻血涉及到經(jīng)濟利益時,不符合獻血資質(zhì)的人就會出于經(jīng)濟因素,從而進行非法賣血與采血。
想想上個世紀80、90年代,一些地區(qū)的村民因集體賣血,進而產(chǎn)生“艾滋村”等事件。
捐血,對身體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1、獻血能臨時減少血液的粘稠度
一些年輕人經(jīng)常的暴飲暴食,又缺少健身運動,血液的粘稠度就會隨之上升,這對身體并不是一件好事。獻血能臨時吸走身體內(nèi)一部分血液,對減少血液黏稠度有一定的幫助。
2、獻血會刺激到身體的代謝功能
獻血之后很多人擔心會因為缺鐵性貧血的問題。其實這個不必擔心,因為身體有較強的造血功能,被抽出去的血液在十幾天左右就能修復回來,所以不用擔心血液會降低。
在獻血前后也是會有一些常見問題的,若都能有效地進行控制,身體的修復速率也會提高,這樣就不用擔心營養(yǎng)外流的問題了。
獻血前,又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清楚了解自身是否可以進行獻血
獻血其實是有年紀限制的,小于18周歲以及超過55歲的人,法律法規(guī)是不可以獻血的。所以在獻血前就應該了解自身是不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年紀內(nèi)。
第二、準備獻血的前一周內(nèi)不可以抽煙飲酒
不做危害血液健康的事情。另外要預防流感、做好自身清潔衛(wèi)生、保持一個良好心態(tài)。
第三、測量自身的血壓是否正常
獻血時一般都是要參考我國的高血壓標準來確定是否可以進行獻血,女性在血壓在140/90以上是不可以獻血的,男性則略微高一點,血壓在145/95以上是不可以獻血的。
而血壓高在我國現(xiàn)階段很廣泛,所以獻血前應當先測量一下血壓是否正常再考慮獻血。
獻血后,又需要注意什么?
1、要時刻注意采血的部位
因為采血后該部位會出現(xiàn)破損,對剛獻完血的人24小時內(nèi),身體免疫能力會相對性較低,這段時間要防止破損部位觸水,避免細菌感染。
2、獻血后不能做高強度的運動
例如打籃球、跑步等,這種運動會危害到血液供給導致出現(xiàn)頭昏、出冷汗、跌倒等問題。獻血后當日應當多注意休息,確保充足的睡眠。
3、忌營養(yǎng)過剩
有些人在獻血后喜愛暴飲暴食,來填補身體外流的營養(yǎng)成分,其實這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
其實只要維持正常飲食搭配、多吃清淡食物就可以了。多飲水來填補水分,也可喝牛奶或者吃蛋白質(zhì)較高的食物比如雞蛋。
轉(zhuǎn)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世界獻血日:既然每年“無償獻血”不積極,為何不干脆改為有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