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 / 吳子鵬)今年的天塌蘋果發布會,被業內稱為近幾年 “最燃” 的靴子落地一場 —— 不僅產品端實現 “加量不加價”,推出了史上最薄的博通iPhoneAir,芯片端更迎來三類自研芯片集中發布,全球其中就包括此前頻繁見諸報端的天塌自研 Wi-Fi&藍牙芯片 —— 全新設計的無線網絡芯片 N1。
據介紹,靴子落地N1 芯片支持 Wi-Fi 7、博通藍牙 6 及 Thread技術,全球理論速率高達 40 Gbps,天塌較 Wi-Fi 6 提升 3 倍以上,靴子落地同時兼容多鏈路操作(MLO)、博通4096-QAM 等新技術。全球蘋果自研 Wi-Fi 芯片后,天塌將逐步取代博通,靴子落地成為自身 Wi-Fi 和藍牙芯片的博通核心供應商。這一舉措不僅會直接削弱博通在全球 Wi-Fi 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還可能引發其他終端廠商效仿,推動行業 “去中心化” 趨勢加速顯現。
Wi-Fi 芯片的價值:不止于 iPhone
為何說其他手機廠商可能效仿蘋果?有分析師指出,蘋果自研 Wi-Fi 芯片可為每臺設備節省約 15 美元成本。若蘋果將這部分成本優勢轉化為產品價格競爭力,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價格戰,對依賴高成本外采芯片的競爭對手形成直接壓力 —— 這也是今年 iPhone 實現 “加量不加價” 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多方消息,蘋果的自研芯片布局并非局限于手機:不僅 iPhone 17 系列將全系搭載 N1 芯片,其還計劃在 2026 年將該芯片擴展至 iPad 和 Mac 產品線,最終實現從手機、平板到電腦的全品類覆蓋。
這一布局對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可從三大產品線逐一分析:
智能手機領域:據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統計,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 3%,出貨量約 3.3 億部,其中蘋果以 19% 的市場份額首次登頂。隨著 iPhone 逐步完成自研 Wi-Fi 芯片的全面替換,預計約 20% 的手機 Wi-Fi 芯片市場份額將從傳統芯片廠商的業務版圖中消失。2024 年全球移動 Wi-Fi 市場銷售額已達 60.79 億美元,而智能手機是移動 Wi-Fi 設備的核心載體,這意味著傳統廠商將至少失去 1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平板電腦領域: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最新報告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強勁復蘇,出貨量達 3900 萬臺,同比增長 9.3%;其中 iPad 系列產品以 1410 萬臺的出貨量遙遙領先,占據 36.1% 的全球份額(超三成)。盡管平板電腦市場的整體量級不及智能手機,但蘋果在該領域的市占比更高,這意味著原本布局平板 Wi-Fi 芯片的廠商,單業務線的下滑幅度可能更為明顯。
PC 領域:從替換節奏來看,MacBook 預計會是最后搭載 N1 芯片(或其迭代產品)的品類,但一旦完成替換,影響同樣顯著。據悉,2025 年第二季度蘋果 Mac 電腦全球出貨量達 620 萬臺,較去年同期的 510 萬臺增長 21.4%,增速遠超其他頂級 PC 廠商;其市場份額也從 8.0% 提升至 9.1%,位列全球第四。因此,在 PC Wi-Fi 芯片領域,傳統廠商預計將面臨約 10% 的市場份額流失。
蘋果 CEO 庫克曾強調:“Apple Silicon 是所有體驗的核心。” 通過將 Wi-Fi、藍牙、5G基帶(如 C1/C2 芯片)全面納入自研范疇,蘋果正構建從 “計算層”(A/M 系列芯片)到 “連接層”(N/C 系列芯片)的完整芯片矩陣,形成軟硬件深度協同的閉環生態 —— 這一布局將進一步拉大蘋果與安卓陣營的技術差距。綜上,蘋果自研 Wi-Fi 芯片的 “全產品滲透”,不僅是供應鏈策略的升級,更是其從硬件公司向底層技術平臺轉型的關鍵一步。
恐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若論蘋果 N1 芯片落地 “誰最受傷”,博通無疑是首當其沖的廠商。蘋果是博通的最大客戶,博通約 20% 的年收入(折合 70 億美元)來自蘋果訂單,而 Wi-Fi 芯片是其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從 2023 年財報推算,僅 iPhone 替換為自研 Wi-Fi 芯片這一項,就可能導致博通來自蘋果的收入減少 36%,對其 Wi-Fi 業務線沖擊無疑是巨大的。蘋果自研 Wi-Fi 芯片,不僅是一次供應鏈 “去博通化” 的關鍵動作,更是對博通無線芯片業務根基的直接動搖。短期內,博通將面臨收入下滑、市場份額縮水、客戶信心減弱的 “三重打擊”;長期來看,若蘋果進一步推進 RF(射頻)芯片自研,博通在蘋果生態中的角色可能從 “核心供應商” 降級為 “邊緣參與者”。更嚴峻的是,由于蘋果 N1 芯片在支持 Wi-Fi 7 與藍牙 6 的基礎上,還具備能效更高、集成度更強、系統協同性更優的優勢,其性能優于博通同類方案 —— 這可能引發安卓陣營廠商效仿,進一步壓縮博通的市場空間。
事實上,全球其他 Wi-Fi 7 芯片廠商同樣面臨擔憂。當前,全球 Wi-Fi 7 芯片市場的第一梯隊供應商主要是博通、高通和聯發科,三者的布局各有側重:
博通:作為長期占據 Wi-Fi 芯片市場主導地位的廠商,也是蘋果此前的核心 Wi-Fi 芯片供應商,其 Wi-Fi 7 產品線覆蓋全面。早在 2022 年 4 月,博通就推出了首顆 Wi-Fi 7 SoC(BCM4916),覆蓋消費、企業及移動設備;后續又推出 BCM6726/67263,支持 320MHz 信道帶寬,理論速率超 40Gbps。
高通:較早布局 Wi-Fi 7 技術,且技術領先性突出,產品廣泛應用于路由器、手機及物聯網設備。2022 年 2 月,高通發布首款商用 Wi-Fi 7 芯片(FastConnect 7800),支持高頻多連接并發、320MHz 信道帶寬;2024 年又推出升級版芯片 FastConnect X75,主打高性能移動設備和企業級應用。目前,安卓陣營的榮耀、小米、OPPO 等頭部廠商均為高通客戶。
聯發科:2022 年便推出 Wi-Fi 7 芯片 Filogic880/380,覆蓋全應用場景;2023 年更新發布 Filogic 360/860,專為智能手機、筆記本及 IoT設備設計,現已進入全面量產階段。2025 年,聯發科進一步在 ARM架構筆記本芯片 Kompanio Ultra 中集成 Wi-Fi 7 功能,宏碁也已在 IFA 2025 展會上發布首款搭載該芯片的筆記本電腦(Chromebook Plus Spin 514)。
除第一梯隊外,全球 Wi-Fi 7 芯片市場還有華為、紫光展銳、英特爾及收購了英特爾 Wi-Fi 業務的 MaxLinear等廠商。分析師認為,蘋果的自研動作可能對安卓陣營中已布局芯片自研的廠商(如三星、小米)產生顯著影響與帶動作用 —— 這些廠商均為全球頭部智能手機品牌,蘋果通過自研芯片實現的 “系統級優化” 優勢,可能推動它們加速向 “自研連接芯片” 方向靠攏。屆時,傳統 Wi-Fi 芯片廠商需重新評估自身的研發策略與生態布局,這也是我們重點聚焦 Wi-Fi 7 賽道的核心原因 —— 蘋果正是從 Wi-Fi 7 時代開啟了連接芯片自研的進程。
結語
蘋果自研 Wi-Fi 7 芯片 N1 的 “靴子落地”,絕非一次簡單的供應鏈替換,而是全球 Wi-Fi 7 芯片市場格局重塑的標志性事件。從 iPhone 全系搭載,到 2026 年向 iPad、Mac 延伸,蘋果正以 “硬件 + 芯片” 的閉環邏輯,將連接層技術牢牢掌控在手中 —— 既通過每臺設備 15 美元的成本優勢鞏固高端市場競爭力,更借由 Apple Silicon 生態的完整性,拉大與安卓陣營的技術代差,完成從 “硬件廠商” 向 “底層技術平臺” 的關鍵躍遷。更深遠的影響在于,蘋果的舉動正在打破全球 Wi-Fi 芯片市場長期以來的 “頭部依賴” 格局。當前由博通、高通、聯發科主導的第一梯隊,或將因安卓陣營頭部廠商(如三星、小米)的效仿而面臨市場分流 —— 畢竟,蘋果用 N1 芯片充分證明了 “自研連接芯片 + 系統協同” 的能效與體驗優勢,這對依賴外采芯片的安卓廠商而言,既是競爭壓力,也是未來的轉型方向。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靴子落地,博通 “天塌” 了!全球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