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報道
這篇稿件的老輸創作時間是在6月6日凌晨。就在剛剛,正好者變足沒國足0比1不敵印度尼西亞,侃球徹底無緣2026美加墨世界杯決賽圈。丨體
有好多話想說,育記又如鯁在喉,成老這篇稿件,叔國且當個隨筆或者記者手記吧。變還
“老”
我是老輸一名“85后”體育記者,在足球特別是正好者變足沒中國足球的報道領域來說,自我感覺算得上一位“老人”。侃球
我是丨體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聯賽后的第一批粉絲。1994年開始看球,育記還沒上小學的成老我,那個時候對范志毅、叔國宿茂臻、唐曉程、劉越、馬明宇、魏群等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年泰山隊兩個用“頭腦”踢球的——宿茂臻靠頭,劉越靠腦
身為體育記者,雖然資歷不如那些老大哥,但也多多少少地見證了中國足球的重要時刻。不過,這些重要時刻絕大多數都是悲催的。
“金州不相信眼淚”“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輸完泰國輸緬甸”“他能踢中后衛嗎”“中國隊成為了第一支備戰下屆世界杯的球隊”“下課下課”“大國家隊體系”“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退錢”……
以上,是中國足球的直接參與者在這幾十年內留下的經典語錄,其中有媒體人的,有足球從業者的,也有一直追隨的可愛球迷。
“什么運動更讓人揪心?”“中國足球!”“這年頭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氣的世界杯,天天喊著能出線,到頭來狗帶嚼子瞎胡嘞!”“施拉普納的頭發是因為中國足球變白的,我們要把他永遠留在中國!”“中國男足不行,中國女足咋就行呢?”……
以上,是春晚的“段子”。
足以看出,中國足球尤其是中國男足在國人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重。當然,最經典的還是那句“甭管巴西土耳其還有哥斯達黎加,咱們都不服它”,這或許是春晚舞臺上為數不多對國足的贊美。
就這樣,四年四年的過,翻來覆去還是這些詞。
“輸”
電視從黑白的變成彩電的,從摁鍵的變成遙控的,從固定的到投屏的,從隨處雪花搖天線的到不看廣告充會員的。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中國足球的前進擋似乎掛到了“R”上。
二十多年前,什么白金超白金的詞開始盛行,但當時的球迷并不買賬——不就是沖出亞洲了嗎?不就是土倫杯大放異彩了嗎?不就是世青賽上技驚四座了嗎?
現在看來,這些“不就是”,發展成了“就不是”。國足一直在折騰。關于本土教練適合國足發展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一直在博弈。
高洪波好好帶著,人家好歹是個熱身賽之王,人家克服了“恐韓癥”,人家贏了超級豪強法國。就這樣,高洪波下課了。更可笑的是,在國足又成為一個爛攤子的時候,人家高洪波還出于對國足的熱愛,臨危受命。
里皮怎么樣?有戰術有經驗有能力,他提出的大國家隊構思,讓國字號從各梯隊開始固定集訓,從而增強默契。可固定性抽調讓俱樂部的備戰受到影響,所以這個構思,也只能成為了“構思”。
里皮的一個小踉蹌,國足的一個大跟頭
U23政策、限薪令,當一系列的奇葩操作下來后,結果卻是和中國足球有關的高層或者直接掌舵者,紛紛喜提銀手鐲。
翻了翻自己這十年寫的稿件,有關中國足球的話無非就是那些話。在哀莫大于心死時,心里那純真的熱愛,總希望勝利女神的天平可以稍微往我們這邊傾斜一下。
“相信自己,你將超越極限,超越自己!”甚至中超的官方歌曲,都是上世紀火得一塌糊涂的零點樂隊的經典曲目《相信自己》。
可你現在還相信嗎?
寫這篇文章,其實就是一個核心——我變成了“老叔”,國足還是“老輸”。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正好侃球丨體育記者變成了老叔,國足沒變還是“老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