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外星人臺式機Alienware Aurora R15評測》系列文章連載2,下載信電本文7000余字50多圖,通達主要內容為此臺Alienware Aurora R15的腦版腦排異常故障、售后處理和初步性能測試結果
本文為《外星人臺式機Alienware Aurora R15評測》系列文章連載2,剪輯本文7000余字50多圖,筆記本電主要內容為此臺Alienware Aurora R15的下載信電異常故障、售后處理和初步性能測試結果。通達
在連載1中說到:開箱首次拆機之后,腦版腦排在機箱右側發現有一個標注ATX CPU3的剪輯4PIN插頭處于未連接狀態;而在主板正面CPU左上部位,也發現有一個標注ATX2的筆記本電4PIN插頭未連接線纜;于是,筆者懷著試試看的下載信電心情,將此兩者連接。通達這就是腦版腦排筆者首次拆機,對硬件連接所做的剪輯唯一和原廠狀態不同的操作。請注意兩個藍色箭頭所指主板上的筆記本電兩個4PIN插座,主板上有標注CPU2和CPU1。
但結果是:首次通電之后開機不能。于是斷開兩者連接復原,AAR15正常開機,RGB光芒四射,但那根懸空未連接的4PIN插頭下載通達信電腦版,依然使筆者耿耿于懷……
AAR15官方為何在主板上留有此插座空置?而且附近還有一根線纜的插頭懸空?和在機身右側的標注的ATX CPU3閑置插頭,是不是同一線纜的兩端?查官方資料的主板接口圖,發現:筆者拍照主板上有看到標注CPU2和CPU1/ATX2的兩個4PIN插座,在官方的主板接口圖上,是21電源接頭(ATX3)和23電源連接器(ATX2)。即下圖中藍色方框和紅色方框所示。兩個4PIN插座的外形完全一樣,一個叫電源接頭,另一個叫電源連接器?經過查詢英文版的標注,21和23的名稱都是” Power-supply connector”,這是官方服務手冊的簡體中文版,在翻譯之時不嚴謹造成兩者名稱不一樣。這樣看來,這兩個外形一樣名稱也一樣的4PIN插座,都應該是連接從電源輸出的線纜,用以對CPU進行供電;一個標注CPU2/ATX3,另一個標注CPU1/ATX 2,說明兩者作用有所不同。
如果如下圖所示,兩者為同一線纜的兩端,那么就比較有意思了……要確定很簡單,繼續拆解,將主板取下,查看電源和主板之間的布線,就可以確定。更為簡單的是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即可確定。
不過,筆者關心的地方是:首先,依據機箱右側空閑插頭的標注ATX CPU3,它應該已經連接在電源的ATX CPU3,它所在線纜的另一端,應該連接在主板標注ATX3的插座上----如上圖使用綠色圓圈和箭頭所示的那樣。其次,在主板標注ATX3的插座上已經有連接線纜,是不是原本應該一端連接電源ATX CPU2、一端連接主板ATX2的?然后,如果確定此臺AAR15無需將ATX2連接線纜,為何多了一根線主板上有兩個CPU供電插座ATX2和ATX3,分別是何用途?是因為AAR15不同配置使用的CPU不同造成的嗎?
理論上而言,不排除i9型號在實現使用中需要更多供電,所以AAR15主板提供了兩個ATX CPU供電接口:ATX2和ATX3,并且主板上一側分別有標注CPU1和CPU2。由此,i9型號使用CPU1---ATX3接口供電,其他型號使用CPU2---ATX2接口供電?
在微信上查詢戴爾技術支持,進行提問;輸入此臺AAR15的序列號之后,戴爾官方技術支持的在線工程師響應非常迅速;但是,到目前為止,結果如下:在線工程師表示暫時無法確認,需要提交給工廠或高級部門進一步確認。4月4日(周二)發起提問,在經過清明假期之后的4月7日(周五),依然處于技術問題升級狀態。
人家出廠狀態是怎么樣就怎么樣,你不要亂動就好,也不要多管閑事,你快點繼續測試吧!是的,如上這樣的想法,筆者在2月12日收到、2月17日開箱拍照之后,就開始執行了。
當然,在進入系統解包之前,筆者按照測試慣例,對官方出廠狀態預裝硬盤進行了全盤備份。發現AAR15原廠預裝Windows 11系統的硬盤分為6個分區,分別是ESP、MSR、OS、WINRETOOLS、Image和DELLSUPPORT。其中OS為系統分區,容量為217.1GB;WINRETOOLS應為WinPE所在;Image應為系統鏡像所在,容量為18.5GB;DELLSUPPORT應為戴爾診斷系統所在,容量為1.4GB。
查看控制面板,顯示的預裝程序為20個,其中有戴爾外星人相關程序為6個,此外就是相關驅動和微軟應用,不算臃腫。
在這個選單中,可以查看CPU、GPU和內存相關的實時狀態,在CPU和GPU的Advanced View(高級視圖)中,還可以對CPU和GPU進行超頻的高級設置。
驅動或BIOS的延時不能滿足音頻實時處理的要求。請注意以上和以下截圖,在圖片右下角的系統時間,是2023年1月19日,此臺AAR15筆者于1月12日收到,1月17日開箱加拆解加拍照,直到1月19日早上5點多,才有時間通電開機。同時,系統至此一直沒有連接網絡,也沒有進行任何微軟和戴爾的更新。所以,就此而言,此臺AAR15出廠預裝系統和驅動,不是非常優秀,無法滿足音頻實時編輯的工作。
GPU單壓力測試一次通過;在進行CPU+GPU雙壓力測試時,發生了異常:壓力測試開始后2分鐘左右突然黑屏,但系統并沒有完全宕機,還可以通過鍵盤進行盲操作關閉系統---具體可以觀看在連載1中發出的全程記錄視頻。關機之后再開機,查看實時寫入硬盤的測試數據記錄,發現雙壓力進行到2分多一點之時,GPU所有數據瞬間消失。
經過多次測試之后,基本確定:當GPU承受滿載之時故障大概率會出現,并不僅僅在CPU+GPU雙壓力測試之時,GPU單壓力測試之時,也有很高的幾率出現同樣的故障,甚至在3DMark基準測試中也有出現。
商家表示,這千真萬確是一臺原裝沒拆封的全新AAR15,并耐心指導筆者依據機器序列號,在戴爾官網逐一查詢保修、驗證硬件清單,并驗證了購買憑證和物流途徑。經過逐一驗證,表明商家所言一切無誤。最終雙方均認為:筆者發現的異常只能有待官方釋疑;而遇到的顯卡故障,只能通過向官方保修服務來解決。
考慮開箱就發生了顯卡故障,于是決定加錢再購買兩年保修,以免夜長夢多----商家表示購買延保服務也有提供,于是立即下單付款購買了兩年延保。等待兩周之后,延保生效,保修日期延長到了2025年12月4日,可以高枕無憂了。
從產品狀態到合同查詢、從注冊到所有權轉讓,都有清晰列出,對于用戶來說查詢操作都非常方便,并不像某些廠商那樣語焉不詳、或是埋藏在很深層的頁面中。其中所有權轉讓,就明明白白地開門見山:戴爾產品可以將所有權和/或支持服務轉讓給其他人,也可以從一個國家和地區轉讓到另一個國家/地區。對戴爾此點,筆者強烈表揚!
2月16日撥打官方售后服務的400電線的序列號,說明故障表現,并強調說明是開箱首測即出現故障,在更新驅動和操作系統之后,進行多次測試故障依舊。客服當即判定是顯卡故障,安排更換顯卡,同時詢問筆者是否可以自行更換,如果可以的話就安排顯卡備件快遞過來,更換之后再將原有故障顯卡寄回戴爾即可。為了享受外星人的優質售后服務、同時為了全面檢驗戴爾售后服務的質量,筆者選擇了戴爾工程師攜帶備件更換的方式。于是,維修工單生成,由于全新顯卡備件在筆者所在服務區域(長沙)并沒有庫存,需要從廈門發送過來,需要多等待幾天。在官網服務頁面,用戶可以依據自己需求調整服務的預約時間。
然后再自行升級,再進行全面測試。由于只有在顯卡滿載時才發生故障,所以在等待官方更換顯卡之前,筆者就開始對此臺AAR15的內存和硬盤進行測試。
其內存讀、寫、復制的成績,分別為40000+、31000+、35000+MB/s,內存延時成績為86.7納秒----單條8GB DDR5-4800,單通道,可以理解;當換裝兩條三星16GB DDR4-4800內存之后,實測基本翻倍。
左側為2月1日BIOS版本為1.0.4,CPU沒有超頻;右側為3月3日BIOS版本為1.0.5,CPU使用預設超頻方案OC1。內存讀、寫、復制的成績,均為81000+、75000+、74000+MB/s,內存延時成績為84納秒左右;和之前8GB DDR5-4800相比,得到了大幅提升。
OC 01是將CPU頻率設置為5.9GHz,GPU溫度閾值設置為84攝氏度,其他保持不動;OC 02是將CPU頻率設置為6.0GHz,GPU溫度閾值設置為84攝氏度,其他保持不動;
R15多核得分、單核得分,分別為5419/316、5437/322和5402/327----超頻后單核成績提升,多核成績不定;R20多核得分、單核得分,分別為13625/848、13456/868和13616/879----同上;R23多核得分、單核得分,分別為35492/2205、35083/2248和35480/2287----超頻后單核成績提升,多核成績反而有所下降。以上三組成績和其他對比機型比較如下:
將CPU頻率設置為6.0GHz,GPU溫度閾值設置為88攝氏度,核心頻率增加了100MHz,顯存頻率增加了300MHz。
紅色為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3 GPU超頻時的成績;紫色為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3 CPU超頻時的成績;最下方橙色為AAR15超頻S1時的成績。
至于AAR15使用的芯片組是Z690,刃9000K 2023使用的芯片組是Z790,是不是由于這個差異造成,筆者可以否定,因為在這個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CPU Mark對比中,成績排名1~4名的,其中就有兩個是使用了Z690芯片組的機型,比刃9000K 2023的成績還要高。
綠色為AAR15超頻01;橙色為AAR15超頻02;紅色為刃9000K 2023;為筆記本電腦機械曠世X----i9-13900HX;藍色為刃9000K 2022----i9-12900K。相比之下,AAR15的成績還是不如刃9000K 2023,但穩定性略好;同時,還可以看到,AAR15關閉超頻和開啟超頻的成績差距很小,但是超頻之后的穩定性比關閉超頻略好。
此處AAR15新增了一個自定超頻S0----CPU頻率設置為6.0GHz,GPU溫度閾值設置為88攝氏度,核心頻率增加了200MHz,顯存頻率增加了900MHz----這是筆者在此次測試中的最高超頻設置。對比之下,AAR15在這個最高超頻S0之下成績總分為144167下載通達信電腦版,總算超過了刃9000K 2023的成績總分143338,不過僅僅只高了0.6%。
只有關閉超頻、超頻01、超頻02和超頻S1這4個狀態之下,3DMark Prot Royal測試能順利完成,這4個測試成績和刃9000K 2023比較,如下圖所示:在不超頻之時,AAR15和刃9000K 2023兩者得分幾乎完全一樣;在超頻之時,AAR15稍低。
在超頻設置為S1時,得分為10108;這兩個成績都高于刃9000K 2023 GPU超頻時的10091。在官方預置的超頻01和超頻02之時,得分分別為25763和25707,均低于刃9000K 2023 不超頻之時的25835。
VRMark Orange Room:16705分,平均幀速為364.16FPS,當下PC成績;VRMark Cyan Room:2750分,平均幀速為59.94FPS----此處明顯不對,原因應該是UL對VRMark已經多年沒有更新而造成,筆者有對多款新機型進行測試,多次出現類似現象,經咨詢UL技術支持之后得到的解決方案,往往不能解決此問題;VRMark Blue Room:12541分,平均幀速為273.39FPS,同時是當下PC成績。
最下方橙色為AAR15-OC S1;三個綠色字體標注的分別為AAR15關閉超頻、超頻01、超頻02;紅色、紫色字體標注的分別為刃9000K 2023 GPU超頻、CPU超頻狀態;其他白色字體標注的、均為筆者在PassMark基準測試數據庫中選擇的、CPU+GPU相同的、四個不同機型的最高成績。
不過,在PassMark基準測試數據庫中選擇的剪輯筆記本電腦排名、CPU+GPU相同的、四個不同機型的最高成績,都為46000+,遠遠高于AAR15。
在超頻S1狀態下,能通過3DMark Stress Test的壓力測試,說明其還有著不錯的穩定性。AAR15在長時高壓之下,其GPU性能和穩定性又會如何,將在后文展開測試。
4月4日在微信的戴爾技術支持服務號,發起此問,在線工程師表示暫時無法確認,需要提交給工廠或高級部門進一步確認。在8天之后的4月12日,收到了戴爾郵件,內容如下:
圖片顯示在機箱右側,有兩根線纜的連接頭分別標注了ATX CPU1和ATX CPU2。但筆者此臺AAR15開箱拆機發現只有半根線纜,上面標注的是ATX CPU3……而且,圖中線纜走向和周圍白色方框,也不完全相同,筆者是倒置L型,郵件圖片是I型……
這是高級部門給小編發的圖片;因為機器不同的配置所以連接線會不一樣,您當前機器的配置是不需要接這個ATX2-CPU1的這個接口的,所以出廠的時候沒有接下載通達信電腦版,其次如果想要確認什么情況下需要接這個接口,那么可能得進一步反饋確認哈,有消息的話小編也會及時通知您的。筆者繼續追問,本文發出之時尚未有確定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下載通達信電腦版剪輯筆記本電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