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藥物能產生治療作用所需藥物的用量,成為“劑量”。量樣藥物的計算劑量是通過一系列實驗得出的,不能多,藥物也不能少。量樣我們一般所說的計算劑量,是藥物指成人一次的平均用量,也可叫治療量或常用量。量樣如果少于這個量,計算就可能產生不了治療作用,藥物如果超過這個劑量的量樣話到達一定程度的話,就會引起中毒的計算現象,這種大劑量叫做“中毒量”,藥物嚴重中毒時引起的量樣死亡量,叫做“致死量”。計算通常所說的極量,就是指允許使用的最高劑量,也是人體能夠耐受而不會引起中毒的劑量,超過這個量即可引起中毒或死亡。
常用的對象是指16——60歲的成人,兒童、老人等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的量要少。
中藥的劑量現統一用克、毫克代替多年沿用的兩、錢、分,3克相當于過去的一錢。
生物制品和有些抗生素是用生物的方法測定出來的“生物效價”來計算其用量,以“單位”或“國際單位”來表示。如青霉素80萬單位,破傷風抗毒素1500國際單位。
掌握了測量藥物的方法,那么在平時用藥的時候就不會盲目,一些藥品上所寫的東西才不會忽略、弄錯。其實西藥一般都是以顆數計算,中藥往往會需要計算單位,但是了解一下總沒錯的。一般藥物的用量會在藥品上標示出來,西藥的話會告訴你一顆的含量。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藥物的劑量是怎樣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