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北大教授俞孔堅墜機遇難 學院發訃告悼念]9月23日,教授堅墜機遇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院院長、俞孔院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俞孔堅在巴西潘塔納爾地區開展生態考察期間,難學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訃告享年62歲。悼念24日,教授堅墜機遇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俞孔院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發布訃告,難學悼念俞孔堅。訃告
俞孔堅教授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金華。悼念1980年進入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學習,教授堅墜機遇先后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俞孔院1987年畢業后留校任教,難學致力于園林設計人才培養。訃告1992年赴美深造,悼念1995年獲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隨后在美國SWA集團從事設計實踐。1997年,他毅然歸國,投身祖國教育與科研事業,受聘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歸國后, 他先后牽頭創立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辦《景觀設計學》期刊,以畢生精力推動景觀設計學科體系建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
俞孔堅教授始終將城市與景觀設計視作“生存的藝術”,率先倡導回歸自然生態的“大腳美學”理念,并從理論研究、教學及工程項目實踐,全方位、系統性踐行這一理念,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在學術與實踐領域,俞孔堅教授開創性提出“生態安全格局” 理論與“逆向規劃”方法,將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引入景觀和城鄉區域規劃,為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發展的矛盾提供了科學解決方案,為國土空間規劃奠定了工作基礎。他帶領團隊精心研發并設計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工程范例,這些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全球十余個國家、200 多個城市的 1000 余項城市生態修復工程,為改善各地人居環境、修復生態系統作出卓越貢獻。由他主持設計的眾多建成項目,憑借生態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融合,在國際舞臺上享有盛譽,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俞孔堅教授出生于浙江金華東俞村,村中如今已不再的風水林與隔開臨江村的白沙溪是孕育他生態概念的源泉,自幼深受中國傳統生存智慧的滋養,使他一生懷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滿腔熱忱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與“美麗中國”實踐,始終為治愈面臨危機的地球不懈奔走。在遇難前夕,他仍堅守在“地球之肺”巴西潘塔納爾,發出振聾發聵的追問:“當最后的伊甸園也在退縮,人類還能從哪里得到生存的希望?”俞孔堅教授雖已遠去,但他為治愈地球所開啟的征程永不停歇,他所開拓的景觀事業必將在后人的傳承中繼續前行!
訃告中稱,俞孔堅教授的離去,是北京大學的重大損失,更是中國乃至全球生態景觀設計領域的巨大遺憾。謹向俞孔堅教授的家屬致以最誠摯的慰問,對俞孔堅教授表示最沉痛的悼念,永遠深切懷念俞孔堅教授!此次在巴西與俞孔堅教授同行的工作伙伴,還有巴西電影導演路易斯·費爾南多·費雷斯·達庫尼亞·費拉茲,紀錄片導演魯本斯·克里斯皮姆·Jr,以及飛行員馬塞洛·佩雷拉·德巴羅斯,同機人員無人生還。在此,謹向遇難者及其家屬表示誠摯的哀悼!愿這些為壯麗自然探索到最后一刻的生命,在為之熱愛的地球上安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月朦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北大教授俞孔堅墜機遇難 學院發訃告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