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稱號由來已久
黃曉明婚禮之前還在趕工,讓人再次見識了“拼命三郎”的黃曉婚即敬業。其實,趕工他獲得這個名號由來已久。不停在黃曉明出道早期,娛樂拍電視劇《龍票》曾遭遇車禍,新聞頸椎移位,風尚為了不耽擱拍攝進度,中國沒有好好休養就復工,拼命三郎甚至留下了后遺癥。黃曉婚即在拍攝新版《神雕俠侶》中楊過沖進火海勇救郭芙的趕工戲份時,一切的不停表演和吊威亞動作都得在火海中完成,為了保證真實的娛樂效果,黃曉明身上都是新聞沒有任何防火衣物就往里沖,一點也沒有懼怕之色,風尚讓旁觀者都跟著捏把汗。
近年來,已經“功成名就”的黃曉明,卻絲毫沒有改變拼命本色。2012年,黃曉明因為拍攝電影《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從3米高空墜落,造成傷腳趾粉碎性骨折的意外,引起不小震動,卻被他自嘲變身“鋼鐵俠”的玩笑輕描淡寫的略過,其間所經歷的苦痛可能只有當事人體會。
敬業精神有人點贊有人心疼
擁有一個完美的婚禮,是所有有情人的美好愿望。黃曉明和楊穎這對明星夫妻的世紀婚禮,更是被寄予厚望。只是小夫妻仍然分隔兩地各自開工,只能在工作之余,保持熱線聯絡,為婚禮忙碌。
前些天,黃曉明在微博曬出一張自拍,照片中面色蒼白,滿臉紅疙瘩。原來竟是拍戲倒掛時間有點久,血管充血嚴重造成的。他還向網友發出求助,“今天拍戲倒掛時間有點久,血管爆裂成這樣了,求高手解答怎么快速去血絲”。不少粉絲大贊黃曉明敬業,也有粉絲埋怨教主真是太拼了,直呼心疼。想必作為老婆的楊穎更會心疼不已。
不拼顏值拼實力 執著成就厚積薄發
黃曉明的努力正應了時下流行的那句話“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憑實力”,這也正是他從一代偶像晉升為實力派影星的原因所在。和黃曉明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都會給他一個“勞模”的評價,他的認真、勤奮令人感同身受。陳凱歌[微博]曾評價黃曉明道:“他是一個很真的人,其實每一個有志要做演員的人,最終都要脫離偶像這兩個字,這有個化蛹成蝶的過程。黃曉明對待角色和作品總是懷有虔誠恭敬之心。”
也因為這份執著才成就了黃曉明演藝事業的厚積薄發。有人說黃曉明的奮斗史是一個明星的標準勵志范本,而黃曉明自己則評價說“我從來沒什么突出的優勢,我只不過是每次盡量抓住得之不易的機會。”從拍攝成名作《大漢天子》時為了能塑造好漢武帝這個復雜的角色,閱讀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到磨練演技一舉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及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電影《中國合伙人》,黃曉明用自己“勤能補拙”的謙遜姿態,書寫著更多屬于自己的傳奇。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黃曉明大婚在即 “拼命三郎”趕工不停【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