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威(左)和汪雪兒 羊城晚報記者 柳誠 攝
周嘉威 羊城晚報記者 柳誠 攝
周嘉威(右一)在2017全運會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賽頒獎儀式上 圖/視覺中國
策劃/林如敏 朱帆 統籌/周方平 柴智
羊城晚報記者 劉毅
臨近冬至的全運廣州清晨已經頗為寒涼,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游泳館內的奪金訓練氣氛卻熱火朝天,少帥周嘉威和其他教練正在帶領弟子們有條不紊進行全運會備戰。比亞從“亞洲蝶王”到一名冠軍教練,運難游泳周嘉威娓娓道出自己的廣東全運會記憶。
出自籃球世家的薪火相傳泳將
2001年九運會在廣東舉辦,18歲的全運周嘉威第一次參加全運會,那也是奪金他印象最深的一屆全運會。那屆全運會游泳比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游泳館舉行,比亞親朋好友來到現場觀戰,運難游泳又是廣東主場作戰,他在賽前感受到的薪火相傳壓力也會比較大。
雖然第一次參加全運會時的全運比賽經驗還不是很豐富,但周嘉威發揮出色,奪金在主場奪得3枚金牌。比亞周嘉威說:“其實在決賽走到泳道前的時候,專注度就會立即集中到自己的游程上來,親戚朋友和現場觀眾的吶喊聲幾乎都聽不到了。那時的關注度只在比賽上。”周嘉威認為,每名優秀運動員都應該是這樣的,除非你不在乎這項比賽,凡是想沖擊金牌的運動員,專注度一定都是非常高的。只有比賽結束后,他才會與現場觀眾和親戚朋友有一些互動。周嘉威表示,教練在比賽之前會為他詳細制訂戰術,分析主要對手的優缺點,應該在哪個方面哪個環節特別注意,這些都是要在檢錄之前就交流清楚并吃透的。
周嘉威在自己小學三年級下學期,也就是大概9歲的時候被啟蒙教練相中,教練認為他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和他的爸媽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就進了廣州市少年游泳隊。從此,周嘉威開啟游泳生涯。一路走來,很多教練對他幫助很大,尤其是羅兆應指導。周嘉威的父母都在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從事籃球項目,他以前在省隊的教練羅兆應和他的父母是同事,羅指導總共帶了他22年,把他當作親生兒子一樣。
周嘉威說:“我問過我爸媽為什么沒讓我打籃球,他們說你打籃球的話有可能早就被淘汰了。因此,我覺得選擇游泳對我來說是一次比較成功的選擇。”
全運會比亞運會更難
周嘉威不僅游泳生涯很輝煌,而且堪稱體壇常青樹,短距離蝶泳項目在國內幾乎沒有對手,從2000年拿到全國冠軍,到2001年拿到全運會冠軍,再到2016年,一直拿了十幾年的全國冠軍。直到自己第五次參加全運會,也就是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周嘉威才沒有拿到金牌,只獲得銀牌。
在不同年代,周嘉威面對不同年齡的對手,80后選手、90后選手甚至00后選手不斷向他發起沖擊。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34歲的周嘉威獲得銀牌,當時奪得金牌的運動員比他小了將近17歲,有點像梅西和亞馬爾同場競技。
在亞洲范圍內,周嘉威同樣優勢明顯,他的男子100米蝶泳亞洲紀錄保持了很長時間。周嘉威參加過2006多哈亞運會和2010廣州亞運會,在男子50米蝶泳等項目奪得3枚金牌。
對于全運會和亞運會金牌,周嘉威有自己的解讀,他認為亞運會金牌的含金量或許比全運會金牌的含金量更高,可是要比起奪得金牌的幾率,周嘉威認為在亞洲比賽奪得冠軍比在全運會奪得冠軍相對容易。亞洲比賽其他國家運動員的水平未必比得上我們國內的優秀選手。但是在全運會上,全國的高手都會參加,競爭特別激烈。就像我們的跳水項目一樣,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賽場可能優勢很大,但是要拿到全運會冠軍就不容易。
周嘉威認為,我國很多傳統優勢項目存在這種現象,除了游泳和跳水,還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舉重,國內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一名運動員在國內可以競爭到參加亞洲比賽或者世界比賽資格的話,其實在世界比賽拿到成績會相對容易一點,因為國內的競爭對手更多更強。
游泳運動的薪火相傳
周嘉威對自己的教練羅兆應很敬佩,羅指導在運動員時代的成績非常輝煌,1975年在第三屆全運會奪得7枚金牌。周嘉威說:“孫楊想打破我教練的紀錄,后來在一屆全運會(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拿到了6金1銀,但還是差了一點。”
全運會賽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周嘉威雖然拿到8枚全運會金牌,不過那是參加五屆全運會的總數。周嘉威表示:“羅指導在運動員時代拿到的全運會金牌比我多,我也曾經想超越他,但是比較難。現在游泳項目的時代完全不同了,中國的游泳水平達到世界級了,在競爭這么殘酷的時代,想拿多枚金牌越來越難。”
周嘉威在參加完2013年全運會之后退役,當了一年多教練以后,他又選擇復出,參加了2017年全運會。周嘉威說:“廣東游泳需要我,我就復出。”直到2017年全運會之后,周嘉威才專職當起教練。
作為當年的亞洲蝶王,周嘉威認為自己代表著羅兆應指導執教生涯的一個輝煌時段。現在當起教練,周嘉威當然也希望培養更多的優秀運動員。不過,當運動員和當教練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周嘉威認為運動員只要練好并管好自己就行了,當教練要管理好運動員,為運動員著想,還要經常思考如何讓運動員配合訓練計劃。每名運動員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有不同的缺點,不能以自己以前當運動員的經驗來要求現在的運動員。在全隊常規訓練計劃的基礎上,周嘉威會為每名運動員制訂更加個性化的訓練方式和比賽模式。
在周嘉威看來,教練要承擔多重角色,不僅是一名管理者,有時還要既當爹又當媽。周嘉威現在是9名運動員的主管教練,不僅要訓練技術,還要照顧好他們的生活飲食。例如,周嘉威要問:“你現在為什么吃那么少青菜?你為什么喝那么少水?”這些細致入微的問題他現在要跟9名運動員一一復述。
與9名弟子亦師亦友
在周嘉威主管的運動員中,成績最好的是汪雪兒,2023年獲得杭州亞運會金牌,2024年獲得巴黎奧運會接力項目銅牌。汪雪兒是周嘉威的師妹,他2017年最后一次以運動員身份參加全運會的時候,和汪雪兒一起參加了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賽,汪雪兒游仰泳,周嘉威游蝶泳。
周嘉威后來成為汪雪兒的主管教練,他們又是很熟悉的朋友,訓練過程中也會有一些摩擦。在訓練理念上,周嘉威有自己的要求和觀點,汪雪兒也有自己習慣的模式,因此大家有時會產生一些爭執。周嘉威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想往好的方面努力,爭執會擦出很多火花,會涌現一些新的理念。吵歸吵,周嘉威覺得大家都是想把訓練和比賽搞好,都是想漲成績,最終會達成共識。
汪雪兒在2024奧運會取得好成績,但也會有一些疲勞,出于整個訓練計劃的考慮,周嘉威今年沒安排她去參加布達佩斯短池游泳世錦賽,而是留在廣東訓練,開啟備戰全運會的節奏。汪雪兒明年雖然有沖擊十五運會金牌的實力,但周嘉威認為也一定要做好困難準備,因為國內有太多的高水平運動員。
周嘉威認為,現在這些年輕運動員吸收的東西會比以前多,雜念也會比較多。現在都是數字化時代和網絡時代,運動員會在手機上和網絡上吸收很多東西,會有很多想法,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如果像以前那樣不讓他們看手機,會引起他們的反感,還是要跟他們說清楚道理。
周嘉威即將帶著這批年輕運動員踏上又一屆全運會賽場,對于明年的十五運會,他有很多期待。他認為本屆全運會在粵港澳三地舉辦是非常新鮮的一個嘗試,他希望更多觀眾來觀賽,可以體驗粵港澳三地舉辦全運會的那種新鮮感以及不同風格的城市風貌。
人物檔案
周嘉威
1983年出生于廣州,全運會的五朝元老,曾經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過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屆全運會,在男子100米蝶泳等項目奪得8枚金牌。周嘉威還參加過2006多哈亞運會和2010廣州亞運會,在男子50米蝶泳等項目奪得3枚金牌。如今作為廣東游泳隊教練員,周嘉威培養出杭州亞運會冠軍、巴黎奧運會銅牌得主汪雪兒等名將,他將帶領弟子們在明年的第十五屆全運會上沖擊金牌。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全運奪金比亞運難 廣東游泳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