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霧靄,三城記一列流線型復興號如同銀龍緩緩駛入通化站臺。沈白沈佳高鐵沈白段開通在即,高鐵9月12日,開通記者提前踏上了這條高速鐵路,即通登車感受吉、化出遼兩地間一日三城的發記“時代速度”。
車站即景點,乘體文化入微處。驗日還未上車,三城記通化站就已給記者帶來第一重驚喜。沈白車站以“山水剪影、高鐵宏圖展幕”為設計主題,開通遠望如一幅展開的即通城市畫卷,氣勢恢宏?;鼋^則細節滿滿,“紅色之城”元素融入整體設計,幕墻和吊頂嵌入冰雪、剪紙、馬蘭花、楓葉等紋樣,彰顯出這座城市有山魂、有水韻,更有匠心,將“通化元素”雕琢其中。
8時57分,伴隨一聲清脆的發車信號,列車從通化站啟動向前,窗外的站臺緩速后退,城市輪廓漸成流影。
正式開啟一場貫穿吉、遼山河的旅程,記者自通化北上,疾馳長白山,后向西而行抵達沈陽市,最終歸于通化。一日三城,以往不可想象的行程,如今已成現實。
“快、穩、美”是記者此次試乘最直觀的感受。
列車啟動后,車速迅速提升:140km/h、244km/h、329km/h……車廂前方的實時速度顯示屏上的數字悄然躍動,精確記錄下列車在東北東部群山間穿行的速度突破。而車內卻幾乎感受不到顛簸。窗外美景如電影鏡頭般流轉,大美山河盡收眼底。
據了解,待沈佳高鐵沈白段正式開通運營后,該線路將投用“智能復興號”列車,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與旅客出行體驗。
試運行列車上,乘務人員服務專業,乘車環境干凈舒適。沈陽客運段沈白一組動車二隊列車長劉卿岑告訴記者,迎接新線開通,所有乘務人員已完成系統培訓,試運行期間各項工作有序對接,全力保障線路正式開通。
“現在線路處于模擬載客試運行階段,一切按照正常工作標準進行,并開展模擬服務旅客等工作,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比碌母哞F線路即將開通,劉卿岑心里滿是激動。
沈佳高鐵沈白段全長約43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開通后,通化至沈陽或長白山最快運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左右,實現“1小時交通圈”。這條鐵路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打破地理阻隔、重組區域時空的發展紐帶。
上午9時47分,列車抵達長白山站。過去駕車需要3個多小時、普速列車需要10個多小時的路程,被縮短到1個小時左右。
稍作停靠后,記者換乘西行,前往沈陽北站,穿過多條隧道、越過多座特大橋梁,高鐵建設中的攻堅難度,成為眼中的一幀幀風景。
14時08分抵達沈陽北站后,記者再次乘車返回通化,成功在7小時內完成“通化站—長白山站—沈陽北站—通化站”的環線體驗。此時,嶄新的通化站靜靜等候,猶如終點又似起點。
一日之內,跨三城、越山河,記者親歷了高鐵賦予這片土地的“同城時代”。以往需要2、3天才能完成的行程,如今7小時內輕松實現,并感受到高鐵不僅只是時代的交通工具,更是區域協同的血脈、城鄉融合的橋梁。
一條鐵路,究竟能為一座城市帶來什么?是機遇、開放、自信……
通化坐擁“中國人參之鄉”“滑雪之鄉”等美譽。如今,“高鐵時代”即將呼嘯而至,將通化納入國家高鐵網絡的“八縱八橫”框架,不僅實現時空距離的壓縮,更走向開放前沿,客流、機遇等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體量匯聚于此,為通化高質量發展注入奔涌的活力。(李銘 孫鑫 何禹潔)
轉載請注明:IT周刊傳媒 ? 沈白高鐵開通在即|通化出發!記者試乘體驗一日“三城記”